一、 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1. 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经过长期实践,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和信仰的目标、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企业文化具有如下意义:
1) 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
2)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为企业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
3) 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
4) 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
5) 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
6)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历史传统、企业制度、行为准则、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2. 企业文化的四大层面
对组织而言,企业文化由内向外分四层: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其概念,内容和特点如下图所示:

3. 企业文化的作用
对于企业来讲,文化是组织的“空气”,体现并作用于组织气氛,无形而有行,在企业经营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通过优秀的价值观、理念和发展远景,对每个员工都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工作动力,将员工的思想、行为引导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上,促进企业的发展的效率和效益。
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使员工产生对工作的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从而增强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使企业的发展愿景与员工求能,求知、求新、求善、求美、求富、求乐的发展愿望得到有效匹配,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与合力。
激励作用
在一种“人人受重视、个个被尊敬”的企业文化氛围下,员工的贡献就会及时受到肯定、赞赏和奖励,企业宗旨和经营理念是良好的激励标尺。
约束作用
公司的文化氛围能够以无形的、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方式,对思想和行为进行约束。
协调作用
协调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完成工作目标;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实现“双赢”。
营销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增强社会认知和认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形象,招聘优秀员工,促进产品销售,推动企业的价值成长和永续经营。
二 企业文化职能与服务:
a)企业文化状况、成因及其效能诊断
b)企业文化建设与实施的总体规划(3—5年)
c)企业核心价值观提炼及企业文化纲要
d)企业文化手册编撰
e)企业文化案例编撰
f)员工手册编撰
g)员工行为规范设计和编撰
h)企业形象设计
i)企业网站和网络社区设计
j)文化仪式和文化活动的创意、设计、组织和运行
k)企业园区和办公环境设计
l)基于企业文化的规章制度修订(规章制度与文化理念的一致性检验)
m)企业史编撰
n)企业场馆和企业旅游的创意、主题和设计
o)企业人物传记(人物事迹)编撰
p)企业宣传片拍摄和制作
q)亚文化研究与管理
r)学习型组织建设
s)品牌文化建设
t)并购重组的文化整合方案设计和执行
u)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
v)企业文化宣讲和培训大纲、讲义和教材的编撰和教练
三 盛世华商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阶段:
1.企业文化基础建设
- 建设本企业的CIS体系(理念、行为和视觉三大体系)
- 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 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建设
- 企业文化与制度匹配性审查……
- 2.企业文化落地
- 企业文化认知与认同(宣贯、培训、植入)
- 制度落地(原意应为是指通过制度落地企业文化的价值主张(假设))
- 行为落地(形成共同的组织行为和员工行为)
- 主题文化建设(针对某关键问题实施文化建设如服务文化、责任文化、廉洁文化等) ……
- 3.企业文化管理
- 价值观管理(高度认同,自主管理,自我实现)
企业文化场(场内隐形和显性的诸种信息的储存、传递、激荡并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对组织和员工价值取向及行为导向构成一种带有强烈的,具有明确指向的矢量意识场。)
|